金秋是收获的季节,城院学子在近期举行的各大技能竞赛中硕果累累。全国“尖烽时刻”酒店管理模拟大赛团体一等奖、全国高等院校(第八届)涉外会计岗位技能大赛一等奖、全国高职高专英语演讲大赛二等奖、全国高等院校工程造价技能及创新竞赛三等奖、江苏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冠军、“创青春”江苏省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展现出城院学子追求卓越的风姿,成为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生动缩影。
一次党代会以来,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各专业学子在各级各类技能竞赛中共取得195个国家级奖项、325个省级奖项。本科升学率逐年提高,2018年度,三年制学生参加普通高校专转本考试,录取252人;五年制专业(师范类和非师范类)参加五年一贯制专转本考试录取133人,专转本录取人数再创新高。就业率一直稳居98%以上。这一组组数据、一串串硕果正是学校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的体现。

学校获评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专接本学生毕业留念
专业建设:定位准确 成果丰硕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高职教育在新时代推进内涵建设和创新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在新时代,职业教育如何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当下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主题。自2013年一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学校在专业建设上主动布局谋划,积极和地方经济发展接轨,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专业齐全且重点专业(群)优势明显。
学校现开设适应现代产业发展体系的普通高职专业47个(含3+2本科),五年制高职和师范专业9个;建立了专业设置的动态调整机制,以产业链为服务域构建专业群,形成了旅游、物联网应用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会计、营销与贸易、艺术设计、师范教育等8个专业群,高度契合区域经济、社会与产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目前,拥有教育部立项建设的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2个(酒店管理专业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全国职业院校示范专业点2个(酒店管理、物流管理-快递方向),江苏省“十三五”高校品牌专业1个(酒店管理专业),江苏省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骨干专业3个(酒店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江苏省“十二五”高校重点专业群2个,即“旅游专业群(含酒店管理、旅游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涉外旅游、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和“物联网工程技术专业群(含物联网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

2016年起,学校与常州工学院合作采取“3+2”分段培养模式共同培养电子商务专业应用型本科高端技能型人才。学生前三年在我校学习,考核合格颁发我校毕业证书;经常州工学院考核合格学生,三年后可转入常州工学院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继续学习两年,符合毕业条件学生颁发常州工学院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学生授予常州工学院管理学学士学位证书。这一举措不仅更有利于学生的技能培养和就业能力培养,更便于学生无缝过渡到本科阶段的学习和实践,从而培养地方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常州工学院对我校“3+2”电子商务专业分段培养试点项目进行教学巡查

校级品牌专业建设研讨会

校外写生

举办“说专业”活动
实践教学:知行合一 理实交融
如果说第一课堂是人才培养的“厚土”,那么,第二课堂——校内外的实训基地、各类技能竞赛就是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的演练地和实战场。学校不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实践实训、指导帮扶融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激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加强条件保障,培养学生基本技能、专业素养、创新能力、综合素质。
学校持续加强教学基础能力建设,积极建设智慧校园、在线课堂、信息化考场、文化育人基地等,为实践教学的质量和办学能力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撑。目前,有校内实训室与工作室120多个,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校外实习基地200多个,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1个;建立了混合制淘宝影视学院(影视摄制基地),兴建的8700平方米的现代化摄影棚(亚洲单体最大的摄影棚)是集科研、实训、实习于一体教学基地;通过产教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积极践行“政行校企”四方共育人才的办学模式,推行“双导师”制,“现代学徒制”、“订单班”、“旅游研学优质示范基地(市级)”、“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等模式,将企业的模块化技能要求嵌入学校的实践课程体系。创新创业项目获得教育部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银奖(省内唯一高职院)、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等国家级奖项;各级各类技能竞赛硕果累累,2016年获省级以上奖项39项,2017年获得省级以上奖项45项,2018年上半年获省级以上奖项51项。

学校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成立首个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淘宝影视学院

积极举办校内技能节

积极举办教学成果展

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获《光明日报》报道

大学生创业街

校外实训基地

积极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

获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获教育部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银奖(省内唯一高职院)



技能大赛硕果累累
教学科研:创新引领 亮点频现
一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始终坚持教育教学的龙头地位,将科研创新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一个个喜讯、一项项硕果不仅展示出城院教育教学的集聚发展,更彰显出科研创新的强劲动力。
近年来,学校获得江苏省级教学成果奖7项,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0多项,大学生“阳光体育”群体项目成绩斐然。项目获批国家、省、市级各类纵向课题研究项目234项,获得科研资助资金1184万元;2018年,获江苏省教育教学与研究成果奖(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类)二等奖1项、获批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资助经费项目1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8项、“十三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1项等省级项目。
学校拥有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省同类院校首家)、无锡市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无锡市重点高校研究生实践创新和无锡市教师教育研究所等科研平台。2017年9月,学校在安徽鼎元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首个博士后工作室,标志着学校博士后培养及科技工作又迈上新的高点,从“委托高校培养”、“联合高校培养”,现进入了第三个发展阶段——“联合企业培养”,这对学校高端人才科技资源与企业生产应用实际相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以及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在安徽鼎元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首个博士后工作室

举办无锡高职院校计算机学院院长论坛
对外交流:接轨国际 开拓视野
学校积极推行“走出去、引进来”战略。自2014年实施“百名教师海外研修项目”以来,已派出144名教师和管理人员在台湾和香港地区高校进行短期研修。同时学校对学生的基于学分互认的教育交流项目十分重视,已派出48名学生赴韩国、台湾学校进行交流学习。
学校与日本、澳大利亚、罗马尼亚、丹麦、泰国、韩国、美国等20多家学校签订姐妹学校以及合作备忘录,积极开展交流合作,致力于为广大师生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国际教育项目,拓宽师生国际视野。

泰国格乐大学代表团来访

学生赴韩国金泉大学交流学习

教师赴港研修

美国杨百翰大学生来访
“弘毅”的校训精神依然散发着时代的光芒。朝气蓬勃的莘莘学子们在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这片乐土上学习、成长、飞翔。城院教育者们笃信,只要用一份因为执着而毫不懈怠的认真,用一份因为满怀希望而大胆追求的无畏,在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道路上挥洒汗水,无私奉献,播撒出希望的种子,就能成就学生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