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无锡市惠山区钱藕路12号 版权所有 江苏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电话:0510-85522602 苏ICP备15027234号-1 技术支持:江苏连邦信息技术有限公
|
德艺双馨的钱松嵒老师 | ||||
| ||||
邢剑凌 胡琛
钱松嵒老师,著名的国画家,1923年毕业于前江苏省立第三师范。解放前,曾任江苏省立无锡师范学校美术老师。1946年起,我们俩同入无锡师范学习,美术老师就是钱老师。
钱松嵒老师是江苏省宜兴县杨巷镇人,那时年龄已有近五十岁,身材瘦长,脸庞狭长,平时常穿长衫。他为人和善,待人宽厚,见了人总是笑嘻嘻的,俨然是一位慈祥的长者。
钱老师虽是国画家,但教我们的却是西洋画,包括铅笔画、木炭画等等。时间虽然隔得很长,但留给我们的印象却很深。首先是语言,钱老师虽是宜兴人,可能是在无锡的时间长了,说的却是一口无锡话,只是他的语言有两个特点:一是讲话到结束时总要带一个“勒”字;二是凡是声母是n的,总是说成l,例如,无锡话说泥土是“那泥”,他会说成“拉泥”,“闹”说成“劳”。因而有时会引起同学暗笑,几个调皮的同学会学他说话,但是他非常宽厚,从不发火。由于他这种宽厚的性格,导致有时课堂秩序不很好,有的同学会大声讲话,每当这时,他就会说:“喂!你们不要劳﹙闹﹚勒!”同学们对他的这种语言特点感到很新奇,也很有趣,因而一直保留在记忆中。
钱老师教西洋画也很在行。他经常带领我们去美术教室上课,里面有各种各样的石膏模型。他还常教我们在下笔之前要进行朦视目测,这样画起来的作品才会逼真传神。由于钱老师的眼睛比较小,笑起来只剩一条缝,所以同学们在背后说他一天到晚在朦视,而这仅仅是一句玩笑话,一点也没有不尊敬的意思,对钱老师在美术方面的造诣同学们是非常钦佩的。
国画是钱老师的特长,可惜的是钱老师没有教过我们国画,我们猜测原因之一可能是学国画的成本太高,要各种颜料、画笔、宣纸等等,而这些对家境困难的师范学生来说,是难以承受的,失去这种机会,现在想起来很是可惜。由于钱老师深厚的国画功底,所以他经常有作品在画展中展出。那时城中公园的同庚厅时不时举办画展,无锡书画界的名流如秦古柳、诸健秋等常去参加,钱老师也是无锡书画界的名人,所以他的身影也常在画展中出没。每逢周末,我们也常去参观画展,记忆最深刻的一次是看到无锡四大名家共画的一幅画,钱老师是作者之一,他画的是修竹,旁边署上四个字:“松岩补竹。”我们看了,真是五体投地,不妨称之为图文并茂,更确切地说应是:“群英荟萃,四美毕具。”这幅画如能保留到现在,价格肯定不菲。另有一次,一位画家在自己的作品前面巧遇钱老师,他请钱老师指教,钱老师十分谦虚地说:“拜读、拜读。”虚怀若谷,真使我们钦佩。就是这次,有一位参观者见了钱老师,突然问他:“钱先生,现在画一幅中堂要多少钱?”这一突如其来的问题,对于不求名利且毫无思想准备的钱老师来讲,实在难以作答,十分尴尬。记得这件事,还被记者知道,结果作为趣闻登上了报纸,可见钱老师当时在无锡书画界的知名度了。
我们俩在无锡师范就读三年,美术老师都是钱老师。按理说,名师出高徒,我们应该有较好的美术修养,可惜的是,我们都没有美术细胞,对美术缺少浓厚的兴趣,加之自己在主观上不够努力,所以很少长进,现在想起来,既是一种损失,同时也是对钱老师的不敬。
解放以后,国家的宏观环境对艺术事业十分有利,艺术家受到党和政府的尊重,这给了钱老师施展才华的舞台,于是他辞去了锡师的教职,当专职的画家去了。上世纪五十年代,钱老师的事业如日中天,不但有大量作品问世,而且先后担任了江苏省国画院的院长和名誉院长、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还连任第四、第五、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可谓声誉日隆,堪与著名画家傅抱石齐名。
钱老师近七十年的美术教育和创作生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鲜明的时代特色给于其作品无限的生命力,堪称二十世纪卓有成效的艺术大师。他的作品受到众多收藏家的追捧,价格已达到每平方尺十万元。就在前几年,他的后人将他的八十多幅作品捐赠给家乡,价值超过一个亿,这反映出钱老师及其家人的高风亮节,真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1985年,钱老师年事已高,身体情况较差,已经不起病魔的折磨,罹患胃癌后虽经全力救治,仍无力回天,永远离开了他终生为之奋斗的国画事业,国画界的一颗巨星陨落了。 愿钱老师在地下安息! (作者为四九届校友) |
上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