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无锡市惠山区钱藕路12号 版权所有 江苏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电话:0510-85522602 苏ICP备15027234号-1 技术支持:江苏连邦信息技术有限公
|
激变的岁月 | ||||
| ||||
1947年秋我考入洛师复校后第二届中师班。入学通知附有建校募捐款收据数页,这可难煞了乡下的穷孩子。父母硬着头皮,向亲友凑了钱才赴校报到。当时学校还一片瓦砾,校舍仅有前届师生新建的一排两幢平房,中师三个班级的教师、办公室、图书馆以及中师生宿舍全挤里面,洗衣服要吊井水或去河边。开学后再续建第二排平房及西面的大操场等,东南面有大片实验园地。我们课后常去柳浪桥河滨扛木头,平整地基和操场,挑粪种菜等,艰苦的生活环境和频繁的劳动,对农家子弟是不在话下,第一学年我因劳动立功有八次之多。
1948年,解放战争形势急转直下。国民党在政治上的腐败和战场上的溃退,在我们这些读师范的穷书生的心灵中,激起了新的向往和追求,第一学年担任我们47级乙班国文教员兼级任导师的向锦江老师,在教学中另选如《纪念刘和珍君》等名作为补充教材,向我们灌输“五四”精神,课后指导我们阅读进步书籍,排演新剧,举办时事讨论会,成了我们这些年少学子思想上的启蒙导师。
思想上开始涌动的年青人,自然要寻找某种形势加以演泄付之行动。第二学年开学不久,我们乙班曹自扬、张元明、董锡虎和我志同道合,利有傍晚散步的时机,常聚集在学校东南田野的小树下,几经商讨,决定自撰自编、自刻自印八开油印小报《一新》,请叶劲秋老师题刊头,所刊文字表达了我们追求光明,踏上新路的激情。
同时,我们还联络本班倪立强、48级尤宝祥和简师昌等积极分子,组织集体邮购上海开明书店、三联书店的《观察》丛书等进步书刊,以及上海时代出版社的苏联文学社的译著,并向苏联驻沪总领事管索取《斯大林诞辰七十周年纪念刊》等宣传品,在同学中传阅,由于邮包直寄学校,径门房分发,为学校当局察觉。校长潘仁曾找我查问过此事。此外,我在《周记》“时事要闻”栏内,常据报纸抄录如“国军从XX主动转移”等标题新闻,数次被教导主任兼级任导师找到办公室谈话。
洛师一年半的学习生活,正值国家形势激变的时期,也是我人生道路上的转折时期,它使我由埋头读书、孤陋寡闻的农家子弟,转变成为关心国事、追随革命的热血青年。每次乘火车路经洛师,我总情不禁地向北窗,屏息凝视,也摄过录像。母校的身影深深铭刻在我的脑海中。 (注:本文作者陈复之,系我校五○届校友。) |
上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