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无锡市惠山区钱藕路12号 版权所有 江苏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电话:0510-85522602 苏ICP备15027234号-1 技术支持:江苏连邦信息技术有限公
|
在“九•一八”前后 | ||||
| ||||
1931年夏,我考取了锡中乡师。这一年,正值长江发大水,苏北的同学不能如期到校,学校只得延至9月6日开学。
上课不满两个星期,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就爆发了,日本帝国主义者大举入侵我东北三省,这是《田中奏章》亡我中华的步骤之一。蒋介石政府不加抵抗,敌寇长驱直入,东北很快沦陷。国难当头,奇耻大辱,同学们群情愤慨。10月中旬开始罢课,要求政府出兵抗日,收复失地。与此同时,校内开展军训,做了一套深灰色的布军装,包括大盖帽和腿布。 形势急剧发展,11月,江苏、无锡、常州三县大中学学生联合组成晋京(南京)请愿团。先由苏州那边的学生拦下一列客车,同时通知无锡和常州方面,凡欲参加晋京请愿的学校,组织同学在火车站等候,待列车到来上车。所幸我们这次车行,没有遇到阻拦,直到南京下关。 我们出了车站,队伍走向当时的中央军校·校门外的直通大道两边列队军校的学员,手握上了刺刀的长枪,面向大道中央,监视着请愿队伍进校。大家集合在军校的礼堂里,等了很长时间,蒋介石才穿过讲台的后幕来到讲桌边。只见他披着大黑氅,左右两边各有一名卫兵站岗,请愿团的代表走上讲台,乘上请愿书,要求政府罢免不抵抗将军张学良(当时我们不知不抵抗是蒋的命令),要求政府出兵收复东北三省……。蒋介石对这些要求条条答应,可是过后的事实如何,国人均已知之!
这天晚上,大家在此礼堂就地而卧,每人借给灰色棉军毯一条。我们锡中乡师的全体同学,缘于一位曾在我校当过体育教师而当时已在中央军校当体育教官的某先生大力照顾,让我们睡在军校学员部分宿舍的双层床上,至于吃饭则招待我们吃和他们同样的伙食,每桌四菜。你若要喝汤,那未饭厅周边有多个圆木桶,里面盛有白开水,听便舀取。
一夜未醒,大约清晨五点钟光景,忽听得室外操场上嗬嗬声大作,不知为啥。起来一看,原来是军校学员们的清早操练劈刺。这一天的天气阴沉,我们上中山陵谒灵。由于孙中山先生的灵柩在1929年才从北平(北京)奉安到南京,所以除了三百九十二级台阶和顶上的灵堂,已如今日所见外,两边的设施还没全部完工,显得有些荒凉。我们拾级而上。秋风呼呼。身穿夹制服不耐其寒。上到灵堂,瞻仰一周,感慨万千!
请愿回来,仍在下关上火车。忽见几辆汽车装来大批饼干,说是宋美龄送的,让我们在回去的路上点饥。我们各用童子军的干粮袋满满装上一袋。当然,在路上是吃不完的,回校过了些天,干粮袋都是些碎屑了。
接着,各以原籍县组成抗日宣传队进行募捐。人多的县再分组。另加在京沪、沪杭甬二路火车上也有一队,募捐时,让募捐者当面将款塞进我们所持竹筒的开口中。我是无锡人,但参加了宜兴的宣传队。隆冬季节,乘坐轮船之中,水上航行,两足特冷。带陆续返校后,先把竹筒放在宿舍的闲铺下。人数齐全了,在礼堂(即饭厅)开会,当众剖开竹筒,清点捐款,全数交邹韬奋办的进步刊物《生活周刊》,汇转黑龙江马占山领导的义勇军。 六十多年前的往事,今犹历历在目,回忆起来,意味深长! |
上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