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无锡市惠山区钱藕路12号 版权所有 江苏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电话:0510-85522602 苏ICP备15027234号-1 技术支持:江苏连邦信息技术有限公
|
怀念向宾讽老师 | ||||
| ||||
四九届校友 胡琛
六十多年前,笔者就读于江苏省立无锡师范学校﹝今无锡高等师范学校的前身﹞,时值抗战胜利,学校刚复校,百废待举,物质生活相当艰苦。唯独老师的素质很高,其中好多是原第三师范的优秀教师,他们安贫乐教,在学生中留下良好而深刻的印象。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六十多年过去,他们的音容笑貌,一直留存在学生们的脑际,永远不会忘怀。向宾讽老师就是这些老师中突出的一位。
向宾讽老师,是无锡师范资深老师的代表,锡师的几位老师如吴澡渌、冯凤璋、李谷村等都是他的学生。当时他已年逾花甲,早年曾留学日本,我敬重他的学识和性格。他知识渊博,在语文、英语、日语、历史、地理等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他曾在课上告诉我们:“我读了二十年国文,读了六年英文,读了半年日文”。的确,他的国文功底是非常深厚的,特别反映在撰写对联上。有些对联不是语文老师撰写,而是他撰写的。我们入学不久,学校举办成绩展览会,时间在1947年初,当时国民党政府刚开完国民代表大会,且颁布了伪宪法。校门口的一副对联就是向老师撰写的:“校复龙山,期年报绩;法悬象魏,薄海腾欢。”同学不解,去问向老师,他回答说:“象魏是门,是古代发布政令的地方。”可见他的文学修养之深。
另外,我们班上有一位名叫胡斌的同学不幸患病去世,向老师拟了一副挽联,表示悼念,全联我已忘了,只记得上联前四个字是“习文习武”,下联前四个字是“胡天胡帝”,十分巧妙地把胡斌的名字嵌上了,真使同学们叹服。他的水平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用词可以信手拈来。
向老师教地理课也十分生动,讲话诙谐而幽默,常说俏皮话,笑起来满脸通红,逗得同学们哄堂大笑。他眼睛近视,晴天戴黑眼镜,阴雨天戴白眼镜,总是看不远。一些贪玩的同学知道他视力不好,有意坐在后面,等他点过名以后,就从后门逃出去打球了。
最奇特好玩的是监考,由于他眼睛高度近视,为防同学作弊,﹝当时锡师的校纪很严,各类考试中只要被认定是作弊,必遭开除无疑,但还是有人要铤而走险﹞,累得他不敢立定,整一节课一直在课桌间的走廊内转悠,脚步不停,不辞劳累,就体现了向老师对工作的负责精神。
向老师阅读书报也很特别,一般人看报是视线在报上移动,而他是眼睛不动,报纸在眼前移动。他在办公室内看报,我们在窗外看他。报纸上下移动的速度很快,说明他的阅读能力很强。课上有时看到他看报时沾着油墨的黑鼻尖,说明他每天的阅读量是很大的。
最令人捧腹的一幕发生在师一的下学期,上午地理课上,有一位同学以为向老师视力不好,他就坐在向老师身边,竟敢斗胆看课外书,不知怎地被向老师发现。他把书拿起来,在眼前上下移动几下,发现是与地理课无关的课外书,就朝窗外一扔,还对该同学看看,面部流露出无以名状的表情。我估计有两层意思:一是你课上怎能看这种书?二是扔掉你的书,你奈我何?引得同学们暗地里发笑。
向老师的板书最有趣,文字包括中文、英文、日文,而且都集中在黑板中央,黑板的边角都不写字,横写、竖写、斜写的都有,十分零乱,别具一格。他自己承认:“我的字写的不好,不是我不想写好,而是写不好”,态度诚恳,真让学生感动。 向老师对汉字的平仄十分稔熟,有一次上课时说:
“一个人的名字三个字都是仄声的很少,但你们班的陆茂法和隔壁班上的壮灿法三个字都是仄声。”事后我查了字典,一点不错,对他很是佩服。 我们在师二时,向老师生了一场大病,病愈后不久即来上课,还对我们说;“这次我差点走掉,算是逃过一劫,”可见他工作负责,又非常乐观,学生对他十分敬重。
解放以后,向老师曾留在母校工作过一段时间,终因年事已高,离开了学校,不再教课。作为无锡市的社会耆宿和名流,他经常参加各项政治活动,一次在报纸上看到中秋节无锡市举行游园活动,其中有七十五岁高龄的向宾讽老先生对月放歌的报道,记得是颂扬太平盛世,歌舞升平的内容,以后就不再了解向老师的情况,也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作古的。 近日读到一册《无锡名联》,涉猎的过程中发现,向老师有很多作品在内,试举二例: 在惠山二泉有一对联:“远处二山近处二泉,到此恍入桃源里;五日一水十日一石,行来浑在画图中”。对仗工整,还引用了杜甫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的典故。
另一联在泰伯殿:“陵寝仰鸿山,至德馨香两楹殿;衣冠潮蛮港,宗祠炳炽二泉亭。”蛮港,指梅村的蛮巷和泰伯开凿的伯渎港,炳炽系光辉照耀之意。对联词藻优美,寓意深刻,读后回味无穷。
“无锡名联”中凡是向老师的作品,我都反复研读,反复体味,读他的作品,如见其人,向老师的崇高形象,仿佛又呈现在眼前。我多么希望他还健在,仍然谈笑风生地在教室内讲课。 愿向老师在地下安息! |
上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