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无锡市惠山区钱藕路12号 版权所有 江苏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电话:0510-85522602 苏ICP备15027234号-1 技术支持:江苏连邦信息技术有限公
|
“弘毅”精神哺育我成长 | ||||
| ||||
五一届校友 王近仁 欣逢锡师建校八十周年,在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大好时光,我有机会带领南京师大地理系的同学,回到了阔别四十个年头的母校进行教育实习,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生活在母校近一个月的日子里,清晨,我沐浴着朝霞,沉思在钟楼下;傍晚,我依恋着夕阳,漫步在校园里,回忆起四十年前的学习、生活情景,沉浸在幸福的怀念之中。 高度近视的吴藻渌先生,富有层次的解题分析、黑板上工整醒目的几何板图,使我对数学饶有兴趣;钱钟钰老师生动的音乐课,培养了我对民歌、器乐的爱好,至今我还珍存着在锡师抄录的四本歌集;向宾讽先生广博的见闻,使我对学习地理科学更为向往。当我在1954年有机会被选送高校深造时,我依然选定了地理志愿,终于成了一名为地图科学奋斗终身的专业工作者。记得解放初,国家百废待举,经济十分困难,同学们的助学金比较低,生活艰苦。这时,我们敬爱的老师们,像刘学愿、高秉生、陈达吾等老师,慷慨解囊,经常从自己并不宽裕的工资里捐助出数以石计的大米,来帮助我们渡过难关完成学业。这崇高的师生情谊,至今仍鼓舞着我。 四十年来,我由一个普通的中师毕业生被培养成大学副教授,是和锡师“弘毅“精神的熏陶分不开的。“弘毅”精神可以用三句话加以概括,这就是:明确目标,立志做好一个教师,坚持不懈服务于教育事业;严格要求,养成刻苦勤奋的学习风气;精益求精,自立于社会,具有文理兼通,动脑动手的本领,一专多能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正是这种精神鼓舞我早年就立下志愿,做什么、学什么;干什么,钻什么,做一颗符合人民需要的螺丝钉。50年代我做过工人教师,搞过职工文娱活动,参加过推广祁建华速成识字法的扫盲活动。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但进了大学随着数理知识面和外语要求的扩大和提高,特别70年代以来,遥感、计算机技术又渗入了我的专业,学习困难就大了。然而,我始终在“弘毅”精神的激励下发愤努力,不断前进。为了面向基础教育,将地图这一具有活力的信息载体普及到中、小学生中,1987年我组建了一个“系列化中小学地理图册编制”的研究课题,先后编制出版了《高中地理图册》、《小学地理图册》等,经省教委审定,均作为江苏省中小学教材;接着还将编制一本《中师地理图册》,为提高中师地理课的教学质量和培养中小学生应用地图的基础技能贡献力量。 看到今日的锡师旧貌换新颜,建起了新的教学楼、实验室、礼堂、宿舍……,同学们穿上了整洁、漂亮的校服,许多教学设备也现代化了,深感母校的变化巨大,心理深感欣慰;更使我高兴的是今日锡师的“弘毅”精神在继续发扬,“刻苦学习、勤劳俭朴、踏实工作、献身祖国”的校风代代相传。我相信,我亲爱的母校一定会为祖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民教师。 |
上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