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无锡市惠山区钱藕路12号 版权所有 江苏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电话:0510-85522602 苏ICP备15027234号-1 技术支持:江苏连邦信息技术有限公
|
江南联合中学师范部在上海复学回忆 | ||||
| ||||
三九届校友 姚盛祥 “抗日救国的走进来,升官发财的滚出去”。在我泰兴蒋华镇岳庙门口有这样一副对联,这对停学在家的青年学生由很大号召力。1938年秋,我投考了数倍游击总指挥(李明扬)管辖下的保安九旅司令部(驻泰兴救济院)电台袁明亚学习无线电通讯,就这样度过了半年时间,九旅没有对日寇打一枪一弹,而与邻近的游击队抢地盘经常火拼,我的抗日鬼子的希望破灭了。正在考虑另谋出路的关键时刻,1939年春节前,接到江南联合中学师范部在上海复学的通知,毅然离开游击队,于元宵节前后感到上海报道入学。 联合师范部校址设在爱文义路大通路口的光复中学内(七十年代我去访问时,已改成小学)教师在楼底层的右侧,看样子是将其它用房腾抄录爱使用,只能容纳三十余人。待同学们到齐后,我只认识陈冠林和鄂斌(又名有贤)两位同学,因为他们是洛社乡师的老同学,其余都是陌生面孔。由于我们都是走读,只有上课时才聚在一起,故平时很少接触,现在连一个名字都记不得了。师范部教师,我也只认识王引民校长一人,原洛社乡师的老师可算没有。另外,还认识一位擅长国画的老师,毕业时曾给我画过一张“泰山双松”的条幅,其余可能都是兼课教师,现在很少印象。 师范部课程,回忆起来主要是语文、中地、数学、教育学、音乐等课,教材大都使用抗战前的课本,有一部分发讲义。我们的课堂教学不到一年,估计有八周是实习时间,实习的小学时迁到上海的苏州师范附属小学。我与部分同学还被分配到工部局小学实习过两周。1939年年底毕业,毕业电力是借用两间空房(英租房)采用茶话会的形式。排成长方形的会议桌,备了茶点,师生三十余人,围坐在会议桌四周座谈。内容主要是个人谈谈一年来再上海学习的感受与毕业后的打算。后会余兴,有位女同学唱流亡三部曲,唱着唱着,呜呜奄奄泣不成声,全体师生都同仇敌忾,燃烧起满腔怒火,一下子都站起身来把歌唱完,不少同学已激动得泪流满面,这次座谈会给我们的教育非常深刻,至今记忆犹新。 王引民校长的办学精神与在上海复学师范部的艰辛感人至深,海记得师范部刚开学时,王引民校长对我们全体同学说过这样一段话;“我来上海途径苏州(当时苏州市日寇指定的江苏省省会)亲眼看到日寇的营房和一些设施,大都使用竹木架,带有临时性之,抗战胜利可望早日到来……”。当时我们听了很高兴,完全信任校长的观察与分析,因此,王校长在上海复学师范部的动机,不仅关心着洛社乡师学生的前途,且具有抗战必胜的决心。当时在上海筹办复学的困难很多。诸如住房紧张,生活水平较高,而要租教师,聘请教师就需很大一笔经费,课时我们同学只缴书籍费和少教学杂费(具体数字已记不清了)远不能满足需要。王校长既要主持校务,还亲自为我们上课,这过度的操劳,把校长的身体拖垮了,下学期开始好久不见校长和我们上课,果真病倒了,许多同学都去探望,我和陈冠林,鄂斌也去了。只见校长憔悴,倚卧在床上看书,师母由厨房出来接待了我们。校长询问了学校的一些情况,我们就在他房间里谈了一会离开,当时我们看到的王校长的住房以及室内陈设都很简单朴素,师母亲自操持家务,这一切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
上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