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无锡市惠山区钱藕路12号 版权所有 江苏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电话:0510-85522602 苏ICP备15027234号-1 技术支持:江苏连邦信息技术有限公
|
教学相长 乐在其中 | ||||
| ||||
马蓥伯 人们往往把教师比作“红烛”,我觉得,这从歌颂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来说是确切的,但教师的工作在照亮了别人的同时,实际上并不是燃尽了自己,而是充实了自己。这个感受,我首先是从在江苏省无锡师范学校工作的四年中体验到的。 1952年,我高中毕业。由于对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很不满意,我不揣谫陋,立下了一个志愿;报考师范大学的中文系,将来做个教师,为改革语文教学略尽绵薄。但当时党中央决定,要调一批高中毕业生到中学和中等专业学校担任政治辅导员。这样,我就服从组织分配,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怀着年青人的满腔热情来到锡师。在锡师校领导的关怀和培养下,我做了一段时间的辅导员工作后,就改任语文教师,实现了我的夙愿。 高中毕业生教中师生,困难是很多的。为了做好教学工作,我如饥似渴地学习。根据工作的需要,除了学习语言、文学方面的知识外,还攻读了教育学和心理学。对于报刊上登载的语文教学经验,即使一点一滴,也注意吸收,在实践中加以验证。教学工作是师生双向交流的过程,拿着教案照本宣科的课决不是成功的课。这就要求我充分熟悉大纲、教材和学生,在课堂上善于根据学生的反应随机应变。学生提出的问题,促使自己去思考和钻研;学生发表的看法,也常常给我以启迪。当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达到了相互激励、融洽无间的境界,教师往往有始料不及的“现场发挥”,这也许可以称之为灵感迸发吧!这种情况的出现,对于我来说,不啻是一种最好的享受。 在锡师工作的四年,是我一生中最值得怀念的时光。到了1956年,我被评为无锡市优秀教师,由市长签署的奖状至今我还珍藏着,同时经组织推荐,以同等学历考取了俄苏文学专业的研究生。这就是说、四年的工作等于上完了四年的大学。回顾这一段岁月,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这就是:教学相长,乐在其中。 这里必须指出,我之所以能经历这一段难忘的岁月,绝不是像现在有些人所鼓吹“自我设计”的结果,而应当如实地归之于当时的环境。如果当时锡师的校长游颖同志不是敢于不拘一格,大胆任用青年,悉心加以培养,而是像现在有些人那样论资排辈,唯文凭,唯学历,那么一切都无从谈起。如果当时整个社会没有那样一种安定团结、蓬勃向上的政治氛围和人际关系,而是像后来那样运动迭起,折腾不已,那么一切也无从谈起。其间的经验教训是十分明显的。 此后30多年,我的工作不断变动,70年代末80年代初虽曾一度回到教育岗位,在南京大学执教,也为时不长。堪以自慰的是在一生中未有不服从组织分配的事,但不能一贯从事教师工作终是一个遗憾。至今我仍然认为,我最理想、最适合的职业是做一名教师。 |
上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