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无锡市惠山区钱藕路12号 版权所有 江苏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电话:0510-85522602 苏ICP备15027234号-1 技术支持:江苏连邦信息技术有限公
|
良师和益友 | ||||
| ||||
三四届校友 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 钱保功 当我在高分子化学研究工作中得到什么成就时,想起我在中外的化学老师们,首先就会想到省锡中的张式之(张汝训)老师。我对化学的志趣与基础,就是张老师奠定的,这表明高中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方向起着指路明灯的作用。 张老师在教高中一年级的“实用化学”时,深入浅出,概念清晰重点突出,举例生动。我差不多每字每句都记下来,暑假中还整理成册,开学后把暑假作业展览时,张老师还特地在我的笔记中夹了个条子,给我鼓励。以后,我在考大学的化学时,就凭这本笔记,得以在三个小时内答完约一百个小题目。 张老师对我的化学成绩有些惊讶。原来,他曾在江阴南菁中学教过我初中化学,那时我考不及格,倒数第九,因而也给他留下印象。我在初中时以顽皮出名,很不用功,数理化都不及格。但那时我自己学会了摄影,收集到了国内能买到的摄影书籍,边看书边动手,对摄影化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想能在国内制造软片。这就非得好好学习化学不可。到省锡中读高中时,又碰到张式之这样的良师,经过指点,真使顽石点头,启有所觉,开始发奋学起数理化来,而以化学成绩为最优。 有了良师还得有益友。当时,除了普通科同班的华道一、郁寿康等同窗外,还有师范科的唐敖庆同学。当时唐和我在校内并不熟悉,以后在国内外也并不在同一大学,但在美国纽约时我们住在同一公寓中。一谈起张式之老师,我们原本就是师兄弟,但是,我首先向师兄学习,和其他同学一起,请唐给我们补习量子化学。 我们在留美期内的一九四八年到一九四九年间,随着国内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留美学生在我地下党的领导下,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进步民主活动。其间,唐和我发起组织“留美科协”,在纽约召开了筹备会。一九五零年正式成立时,我和唐已先后回国了。这个“留美科协”有相当大的影响,好几个地方组成了分会,鼓励留美科技工作者学成归国。因而,引起了美国反动当局的注意和迫害,不久便停止了活动。这次中国科学院召开学部大会时,当年留美科协选出的负责人还特地找唐和我了解发起的情况。大家谈得非常亲切。 唐和我回国后,又在长春相遇,几达三十年,更是学习和工作上的益友了。我们也共同回忆过张式之老师,在解放后我迄未遇过,而唐则遇到过一次。那时是唐在北京大学为大专的化学老师讲量子化学,座间便有张老师。于是,他们欢宴了一次,真是“名师出高徒”,“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一九五二年高等院校调整时,唐敖庆调到了长春的吉林大学,开办化学系。我已在长春的应用化学研究所。于是我们便在学习和工作上合作起来。我所请唐老师补习热力学、动力学和物质结构这三门基础课,并请他兼任物质结构研究室主任同时还接受我的建议,用统计方法研究高分子聚合反应的动力学。 我则应邀到吉林大学去将高分子化学,并兼任高分子教研室主任。这是大学与科研单位的相互合作,也是两位益友的亲密合作。这种合作理应发展下去,但先后遭到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冲击,时有起伏,现在即便有所恢复,但我已调离了长春,合作得就不如当年那样亲密无间了。 |
上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