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无锡市惠山区钱藕路12号 版权所有 江苏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电话:0510-85522602 苏ICP备15027234号-1 技术支持:江苏连邦信息技术有限公
|
投入迎接解放的洪流 | ||||
| ||||
49届校友 高亦肖
1949年2、3月间,在锡师教务处的布告栏里,出现了一条粉笔屑的标语:“以不变应万变!”我们则针锋相对地提出:“变,迎接解放!”
淮海战役以后,随着长江以北广大地区的解放,长江以南的南京、镇江、江阴等地,已直接处于人民解放军的威慑之下。就在这种形势下,国民党反动派妄图以长江天险阻止解放军渡江,而长江以南的广大人民则盼望早日解放。“变”与“不变”就成了革命与组织革命的中心了。
锡师市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在我国革命的每个阶段,都培养了大批由觉悟的爱国青年。锡师当时的绝大部分学生,出生于农民家庭或城市贫民阶层。他们生活俭朴,勤奋好学,要求进步,追求真理。1948年的喜事已逐渐活跃起来,同学们组织了歌咏团、话剧队、舞蹈队等。唱的歌有《古怪歌》、《茶馆小调》、《黄河颂》等。随着形势的发展,以后又唱起了《团结就是力量》、《山那边哟好地方》、苏北解放区的《解放区哟好地方》等进步歌曲;话剧队演出的剧目有揭露国民党腐败的“升官图”等。1949年初的锡师,就像报春的花朵,迎着初春的寒意,充满生机。同学们自己组织的社团更多了,墙报、黑板报、读书会、油印刊物丰富多彩。我们组织了以“学习”命名的诗会,阅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日日夜夜》、高尔基的《母亲》、《海燕》及斯诺夺的《西行漫记》等文学书籍;出版了油印刊物《学习》,宣传革命形势和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
当时,锡师由一油印校刊《晨号》,一直被国民党退伍团长、军训教官傅之苏及一批三清团骨干分子控制着、1949年初,正值编辑部换届,他们进行假民主选举。我们正确分析了形势、动员了大批进步同学参加选举。结果,我们胜利了,组成了进步的编委会并及时组织有说服力的文章。记得,当时校刊曾登载了“长江能成为天险吗?”一文,历史地分析了古代战争、长江所以能成为天险的原因,在今天大炮时代,长江只是一条小鸿沟而已,人心背向才是历史潮流的决定因素,批驳了当时妄图以长江抱住反动小朝廷的谬论。该文以发表立即引起了三青团骨干分子及傅之苏的恐慌敌视。他们多次跟踪、盯梢。有时,见到进步同学,他们就把投向左歪着,以示反对“左”倾。更有甚者,傅之苏分开找我们谈话,恐吓、训斥,说什么“江南是国民党的天下,不要以为共产党会渡江”,“你们青年人太幼稚”,“《晨号》受人控制”等等。根据形势的要求,我们在锡师组织了地下青年团,团结了大批进步同学。这批同学在以后都成了开展工作的中坚力量。
由于进步力量的空前壮大,我们巧妙地以公开与秘密相结合的策略,使公开活动进行的有声有色,秘密活动进行得隐蔽、卓有成效。以傅之苏为首的反动分子,对我们奈何不得。只能给数十名同学发了油印恐吓信。给我的恐吓信这样写道:“迳启者案CG25号报告,侦悉阁下在校活动甚烈,并或有证件甚多,显系江南共产党所为,特此警告,立即停止活动,否则格杀勿论。”恐吓信的一端用红墨水画了手枪,两颗子弹。信是寄到锡师附小我收的(我父亲在附小任教)。
解放全中国是历史的潮流,势不可挡,暴风雨就要来临了。国民党反动派一方面追捕地下党,破坏外围进步组织,定黑名单。追害进步人士;一方面拉拢一些政治上模糊的青年,组织“大无锡青年服务队”,妄图在国民党撤走后留下进行会破坏,骚扰。为此,我们及时宣传教育大家不要上当受骗。结果,只有少数三青团骨干分子参加。广大同学团结在进步同学周围,组织了护校等等活动。不久,无锡解放了。妄图以不变应万变,只能是“螳臂挡车”,傅之苏等反动分子,与国民党反动派一起复灭了。我们锡师师生,以更高昂的革命热情,投入迎接解放的洪流。 |
上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