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张立英先进事迹

个人简介
张立英,女,1979年10月出生,预备党员,大学本科,讲师。《大学语文》、 《应用文写作》和《沟通技巧》课程教师。
和学生的故事
转眼已在城院任教12载,送走的学生一批又一批,要说故事,我与学生之间还真没有什么惊心动魄,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故事,唯有一桩桩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时时让我忆起,在倦怠时给我力量,激励我继续默默前行。且说一件关于“逃课”的小事。
或许是性格使然,我与学生走的颇近,亦师亦友,课上课下多有交流,通常相处还是比较愉快的,但不见得人人会来上课,“逃课”的人也常有。2012年5月初某个上午一、二节的语文课,我发现某个同学又没来,这已不是第一次了,课间休息时,我去找他同寝室的人问情况,周围的人纷纷起哄:“他其他课也不出现的,我们是叫不动他的,要不然老师你亲自叫他吧。”我笑着说:“好啊,把号码给我。”当场我就给他打了电话,隔着电话,当着大家的面,兴师问罪显然不太合适,于是我说:“今天我们在学《诗经》,里面有一句话‘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大家想起你和我们隔了好几个三月了啊……”教室里大家笑开了花,电话那头的他也笑着说“马上来”。下课后,我又私下找他聊了聊近况。以后,课堂中总能看到他积极参与讨论的身影。
这也仅是课间一瞬,过去了也就过去了,让我时时忆起是因为后来的一条短信。那年5月底因心动过速我悄悄入院手术,停了两周课,在停课的第一周我收到了那位同学的短信,内容我今天依然记得:“老师,今天我起早赶去上你的课了,到教室发现没人,才知道你的课停了,你是要和我们隔几个三月啊?”那一刻,心里暖暖的。此后,遇到“逃课”的同学,我都会打个电话问一下或找个时间聊几句,本着平等、尊重、理解的原则,积极同理性的倾听,不预设立场,不说教,只是彼此交流一下真实的想法。此事于我花费的也许仅是几分钟,于他改变的说不定是一辈子呢。
古人有“亲其师,信其道”之说,我深以为然,努力为之。
学生评价
有这么一位老师,你大度豪爽、幽默风趣、美丽大方、青春活泼、平易近人。不喜欢用您来称呼你,感觉少了一份亲切。一个月以来的接触,我曾记得第一节大学语文课是我步入大学上的最有氛围的一节课;我曾记得你一个一个的电话打给没来上课的同学却委婉的说句:“咱们见个面吧”;我曾记得你用身边的每一个小故事来告诉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小道理。似乎是因为你,同学们不再逃课了;课堂上也没有了玩手机睡觉的了;课间多了一幅师生交流的美好场景。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感谢你对每一位同学的教诲与关爱。父母的爱,让我们感受到了养育的艰辛;朋友的爱,让我们感受到互助的温暖;你的爱,让我们享受到了不求回报的无私奉献,也正因为如此,拉近了你和我们之间的距离。
你是温暖的,有似太阳一样的魂;你是活力的,有似长青一样的魄。我们是你的种子,感谢你的辛勤耕耘,让我们开出了最美的心灵之花。感谢你,张老师,还是要和你说句:“您辛苦了。”——酒管1402班